手机访问

手机扫一扫

|投诉/建议

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:30-21:00

中途转学到中黄,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?

来源: 广州市黄埔区中黄外国语实验学校      编辑:佚名

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,你是什么开始有了让孩子转学的念头?

爱尔兰诗人叶芝说过一句话,被全世界的教育专家引用:“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,而是点燃一把火”。

只有点燃孩子对知识的渴望,培养他主动学习,主动汲取知识的热情,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。

想要点燃这把火,需要一种力量,而这种力量,就是内在驱动力。

激发孩子内驱力,这是一句中黄人常挂嘴边的话。

每一年都有不少学生从其他学校转学到中黄。今天我们来聊聊那些成功转学中黄外国语实验学校的孩子们的转变。

因为比起转学,更大的挑战其实在入学之后。孩子们的体验,最有发言权。

适合孩子才是的

中黄校园开放日活动

6月18日9:30-11:30

插班生的成长故事,让我们一起来听听

1

这是尊重孩子的教育”

周同学 2022年春季转入,现读2年级

当孩子完全没有内在动机时,外部奖励的效果非常显著。但培养孩子坚毅的品质,建造其内驱力,一定要关注孩子的“内心”动作,而非仅仅是表象动作。

周同学知识渊博,每次上UOI课的时候,周同学会积极回答问题和表达自己,老师也会给他机会,让他成为科学知识课堂的“小老师”,这让他备受鼓舞。

中黄的UOI课程能跨越语文、数学、科学、道法、体音美等所有学科,将各个学科的知识整合到探究主题下,学生们在一堂课中就能解锁多门学科的知识,理解和运用以及实践能力大大高于单科知识点的学习,综合能力迅速提升。

周同学说:“学校very good, 能学到很多东西。虽然英语会弱点,不过我相信自己会赶上来。”

2

孩子学的很开心,很享受做作业”

祝同学 2021年上学期转入,现读三年级

“老师,你怎么看现在的俄乌形势?”

“老师,你知道世界上威力的核弹在哪里?”

这是个极具国际视野的孩子,他在表达能力、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公共服务意识上尤为突出。

祝同学说:”我对科技比较感兴趣,我还知道火箭的发射原理,我未来想成为一名航天员......“

在转学前,孩子的数学、英语不错,但语文成绩却很差。

来到中黄,祝妈妈反馈:很明显感觉孩子学习兴趣增加了,以前写作业很被动地才能完成,天天默写,重复听写单词,孩子非常抗拒。现在孩子写作业都是很自发地去写,根本不需要我和他爸爸监督。

作业量跟之前差不多,但内容却大不相同,很多时候是让孩子自己去查资料、跟别人沟通、自己去归纳总结,孩子每天像发现新大陆一样,乐此不疲。

课堂上也不是满堂灌,老师会教孩子如何掌握学习方法,比如用思维导图去做总结梳理,小组合作完成探究。

他是走读生,但中黄做得很好的一个点就是不管是住宿生还是走读生,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床位可以午休。听他讲,跟班上的同学和宿舍的同学相处得都很融洽。

最后家长说到:“孩子积极阳光了,性格脾气也柔和了不少。”

对于祝同学的转变,班主任说:“我就是正常的班级、师生管理,家校沟通,好的班级和学校氛围对他的正面影响。”

3

“因材施教 个性化教学”

宋同学 2021年10月份转入,现读二年级

在原来的学校中,学校也提倡“孩子的内驱力”,但家长很快发现学校的课程、教学方法很不成体系。每一次都是家长给孩子补习文化课方面的知识。这对于很重视孩子教育的宋妈妈来说,转学势在必行。

转学,是全家共同做的决定。

宋同学说,“我是去年十月底的样子来到我们学校的,我觉得我的适应能力还是很好的。但在原学校学习文化知识很少,英语几乎26个字母都不认识。”

转入中黄外校后,老师会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帮助孩子补习英语,对宋同学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。周同学英语进步很快。

在“中西融合”、“和善而坚定”的课堂里,宋同学每天都坚持朗读打卡,上课也会积极回答问题。

宋同学父母对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都感到很满意,可视化看到孩子的进步,每天都很自发地起床去上学。对比之前的老是不说话,回来就是玩手机,孩子变化得有学习的欲望和动力,孩子自信很多。

当然,孩子的每一次进步离不开家校的共同努力。

在采访过程中,宋同学说:”我特别喜欢的是学校的拓展活动课(ECA),他参加了学校的ECA跑酷课,还有学校的中华武医特色课。“

蒲柳之姿,望秋而落;松柏之质,经霜犹茂。

教育最核心的部分是释放孩子的内驱力。

秉承因材施教、呵护每个孩子个性成长的初心,中黄会根据孩子们不同的需求匹配不同的老师进行差异化教学。学校引导孩子从兴趣爱好入手,找准适合自己的定位,让孩子有成就感,自信心也慢慢提高。

还有个性化教育的种种细节,也给这些插班生更好融入创造了条件,比如,老师们利用中午时间单独辅导,再比如中外教协作上课,便于不同基础的孩子适应。事实上,这波转学而来的孩子们,也很快就融入了新的学校。

再次感谢家长们如此信任,带着半途转学的勇气和决心,与传统认知、与周遭环境、与自我内心做对抗,克服二次择校的繁琐,把孩子重新出发的机会交给了中黄。

让教育适应孩子,这是中黄人一直努力的方向。

如果您也有同样的理念,欢迎参加我校6月18日校园开放日交流会,我们面对面沟通。

报名:

相关新闻 更多 >